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科研 > 优质典型案例 > 正文

2022-2023学年第二学期思政部邓敏子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课程教学案例

时间:2023-06-28    部门:    点击:[]

文/二级督导员 郑富平

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是全体大学生必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,也是学生感到兴趣比较有限、教师感到比较难教的公共课程之一。邓敏子老师作为专业一线资深教师,努力在贯彻大纲要求、落实集体共识的基础上贴近学生、贴近实际、贴近优秀传统文化,通过最经典的故事、最前沿的实验、最丰富的案例、最精彩的视频,遵循理实一体,课内课外协同,构建通用+特色教学内容体系使课程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、务实有效的良好局面。

一、课程思政为导向,创意体验为手段,心理育人为目标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,也是塑造健全人格、陶冶高尚情操的宝贵滋养。为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,推动学院心理健康课教学改革,助力学生树立健康阳光心态,增强职业心理素养准备,有效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二、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,“做中学”体验式、问题链理念贯穿课堂

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,活化教学方法,调控课堂教学流程,采用问题导入,逐步递进的方式引入教学目标,从而实现教学目的。课件不只是教学内容的重复,在启发式、引导性以及“问题导向”方面进行了科学设计,充分发挥了多媒体PPT和学习通的作用,促进学生思考,提升自信心。结合课程内容,通过“气质的类型,如何扬长避短”进行导入,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,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融入课堂,课堂生动有趣,教学效果良好。

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1.举一反三,各抒己见,启发“气质”认知

气质的类型:列举唐僧、孙悟空、猪八戒、林冲、曹操、林黛玉等大量人物的气质类型,通过“投票:大家觉得班长是什么气质类型的人?”“为人尽其才,如何将这些工作分配给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?”环节引发学生思考,引起学生浓厚兴趣,参与度高。

2.融合国学,重礼习仪,感受古典之风

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,可以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素养,学会感恩,增强民族凝聚力,在中华民族复兴中起到重要作用,上课之前,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行“师生礼”,通过行礼,可以培养学生们形成谨慎稳重的性格,建立稳定和秩序感,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。课堂上还通过朗读古文、欣赏书法等让同学们感受古典之风。

3.角色扮演,学生参与,体验情景之美

立足学生实际,在心理课的基础上,将与心理内容相关的关键历史事件及文化人物案例的要素提炼出来,通过“看剧学知识:孔子评门下弟子的个性”为主题,引导学生“心理情景剧”的编排表演。由三位同学,分别扮演孔子、子路、孟武伯,进行对话。学生参与热情高,在整个过程中非常专注。同学们的亲身参与,既体验了古装情景之美,又了解了孔子如何识人。

4.博士连线,精辟讲解,借力他山之石

课堂内连线了华南理工大学的陈博士,由陈博士为同学们讲解《大学》第十题《有斐君子》。精彩讲述卫武公的故事:一个人的学问、知识,需要不断打磨,完善,哪怕是在九十五岁高龄时,仍然虚心听取百姓和大臣的意见。每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都有很多特点,都有各自的弱点,只要坚持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定会不断精进,最终成为优秀的人。陈博士精彩的讲解,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。

5.认知自我,扬长避短,促力心理健康

不同气质类型的人,在职业选择中如何扬长避短?老师谈看法,并对学生如何合理对待气质特征,搭上幸福快车提出了建议。

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,学校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沃土。让传统文化在“心理”课上开花,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,浸润着学生们的成长之路。此次“基于传承,意在融合”“线上线下双师同堂”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,让同学们沉浸在这种全新的体验中,课堂活起来了。

三、娴熟的信息化驾驭能力,推动更高层面的互动

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,把控教学节奏,通过平台点名、主题讨论、即时出题抢答、投票、发放问卷、课堂小结、课后作业等形式,注重构建“教”与“学”的资源共享平台,突出“以学生为中心”,推动更高层的师生互动,学生全员积极参与,课堂气氛热烈,学习积极性高。引导学生参与信息化教学,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,提高学生自主学习、互动探究的能力,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。

四、科学的课堂评价方式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

构建“线上”与“线下”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模式,注重课堂参与度,评价方式高效,实现学生全覆盖,体现“线上”教学改革和创新。利用学习通平台,关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,通过参与投票、问卷、抢答、选人、讨论、小组任务等课堂活动,实现第一课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,分为课前准备、课堂实施与实践、课堂心理情景短剧和课后提升四个阶段,以问题为导向,结合时事热点实现课程目标。

课堂上,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、体验式教学法、情境式教学法、小组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等教学方法,学生在学中做,做中学,创建以学生为主体、教师为主导、体验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。

课程内容贴近生活,结合二十大、社会热点问题,以问题解决为导向,把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;普及教育与特殊教育相融合;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融合;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相融合;传统育人与创新育人相融合。科学有效开展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助力学生树立健康阳光心态,增强职业心理素养准备,有效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增强适应性,实现高质量发展,培育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上一条:2022-2023学年第二学期社会体育系肖健《羽毛球技术》课程教学案例

下一条:2022-2023学年第二学期数字技术学院查明强《Premiere》课程教学案例

新闻速递

热点新闻

版权所有 :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

备案:赣ICP备11006787号        赣公网安备 36010402000042号 

院址:南昌市青云谱区气象路58号邮编:330043

党政办:0791-85278709 招生办:0791-85273256  传真:0791-85275380

网站管理:党委宣传部

技术支持:信息技术中心